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8章 这里是全国皆兵

第18章 这里是全国皆兵

    在西北对于农村乡镇的管理屏持的是和西北市社区一样的自治政策政府只是有限介入乡镇的管理之中自治政策采用的是开放式的乡镇自治会加乡镇行政委员会组成。

    由公民推选产生的乡镇行政委员会是西北推行自治政策的管理和执行机构而监督机构就是各乡镇的自治会自治会是以当地乡绅为主普通农户参加、官派乡村公民学堂教师以及边防军驻村督导员参与的一个地方自治机构乡镇的内的大小事物虽然是由乡镇行政委员会执行但是自治会却监管着的行政委员会的运行。

    烟雾弥漫只有这个词可以形容哈伦苏自治会议事厅内的情景哈伦苏自治会议事厅是由哈伦苏的王家这个拥有哈伦苏近半土地的大家庭无偿提供而王家的家长王国平自然的成为了哈伦苏自治会的会长此时的王国平显然没有平时的冷静和淡然只是皱着眉头喝着茶吸着烟整个自治会那些乡绅们大都是如此情形。

    “诸位省议会已经通过了动员令哈伦苏作为西北省的一部分自然需要响应省议会的动员令还希望大家作好准备工作尽力配合官府的征召工作。诸位记住一点律法无情。切莫以身试法!切记军法无情。”

    见此时的议事厅如此之静身为哈伦苏镇长的李月明开口说道李月明知道现在的西北省和过去地官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有人违反了动员令那么可能真的会像之前收音机中所说一般会被移交军事法庭。

    对于军事法庭曾经经过了抗击鼠疫特殊时期的王国平和哈伦苏的人们并不陌生当时违反禁令的几个村民。至今仍然在外地服着苦役差不多要到三个月以后那几名村民才能被释放。

    “月明老弟。你那里尽管放心自治会是拥有省议会决定的只是……这彭督导员到县里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听到李月明的话王国平开口说道反对省议会和省政府地决定。王国平没有那个胆量只不过想到家中的三个儿子。王国平忍不住开口想说道。但是话说了一半就顿住了连忙把话叉到一旁提到到县里开会的彭督导员那名自从抗击鼠疫后就留在哈伦苏一边督导哈伦苏下面地十几个村子上千户人家的卫生一边组织哈伦苏民兵队的边防军的中士彭成玉。

    “彭督导员那相信要不了多大会就应该回来了大家先提前准备一下吧!王会长你看看咱们是不是要组织一个欢送哈伦苏壮士地出征仪式也花不了几块钱李镇长你看行吗?。”

    刘思看着众人此时的表情开口说道。他们想些什么刘思心里也知道。这些乡绅们中地一部分现在之所以一副死了娘一样地表情实际上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家人接受了征召。

    “刘先生所言甚是。当是如此!当是如此!这笔钱就由王家出吧!”

    听到哈伦苏公民学堂的刘校长这么说王国平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连忙说道。准备一个出征仪式并花不了几个钱所以王国平顺便出面承担了所需的费用这也是自治会一直的惯例大多数公益活动都是依靠乡绅们的捐助。

    听到王会长这么刘思便站了起来这会彭督导员不在刘思这个公民学校的校长必须要站出来说些什么。

    “如此谢过王会长地慷慨诸位刘思在教员成班里学习时曾经读过一主任地即兴之作今天这个时候与大家分享一下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今天刘思在这里借此诗应景还希望诸位能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

    随着刘思的话音一落原本就有些寂静地自治会议事厅里变得更静了自治会中的几名乡绅听着刘思的背诵的那短诗不禁面带着些许愧容。

    “……今天俄罗斯驻华公使古达筛夫代表俄罗斯临时对西北边防公署提出抗议抗议我西北省布针对俄罗斯布的全面动员令。同时指责目前在我国国内掀起的反俄浪潮。针对俄罗斯方面的抗议西北边防公署已经作出回应为保卫西北、保卫蒙古而布的全面动员令是根据目前局势所作出的正当回应同时西北省议会以及司马主任再次出呼吁每一个西北省公民都必须要响应全面动员令响应祖国母亲的征召西北的公民们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

    就哈伦苏的自治会议厅内响彻着刘思的声音的时候在哈伦苏镇上的一家小饭馆内已经挤满了哈伦苏的农民这些农民听着“新闻匣子”里传来的新闻都有一些迷茫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全面动员令也不知道俄罗斯公使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提出抗议。

    “他们在说什么?”

    一个坐在饭馆里的食客开口问道一边闭目抚着胡子的老秀才这个老秀才是前清时的举人平日里这个老秀才最大的爱好就是在饭馆里吃着茶听着新闻像大家解释着新闻在说些什么。

    “俄国人要打过来了司马主任让咱们西北的男丁们做好准备去当兵咱们西北碰到麻烦了!……”

    半闭着眼睛只手抚着胡须的老秀才喝了口茶开口说道。

    “啥?你是说主任碰着麻烦了?那可怎么办!”

    两月前刚刚用银行贷款买下几十亩地的吴山听说主任碰到了麻烦连忙焦切的问道到镇子里来买些农具在饭馆里停着脚的地吴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听到了这么一件大事。

    “愚昧。何止是司马主任碰到了麻烦没听之前主任的讲话吗?这并不是西北一省的问题这是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咱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咱们中国人从此之后是享受自由还是沦为奴隶的问题。若是老毛子打来了咱们的地、房子俄国人都会抢过去妇女也会受尽凌辱到时就是咱们。也得给老毛子做牛做马。庚子年间京城和河北的洋祸大家忘记了吗?主任说地好如此战端一开则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可惜老朽已老耳。否则必响主任之号召扛枪卫国!绝不做亡国之奴。”

    见眼前这个扛着几个镰刀的老农这般模样老秀才愤然说道。显然是对眼前这老农的愚昧有些愤然。

    “哎!这是什么世道啊!这日子才有点儿盼头。这洋鬼子就要打来了!”

    一个农民拍着桌子哀声叹气道。

    “大家可记得小彭长官说什么来着!这些洋鬼子就是见不得咱们过上好日子现在他们看到咱们过上好日子了就他娘地要打过来想让咱们给他们做牛做马当亡国奴。”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哈伦苏镇外响起的时候人们不禁都朝官道上望去看着远处枣红色地高头大马上的一抹绿色镇子里地人们都不禁面色复杂地看着渐近的战马。人们知道这马上坐着的应该是小彭长官。现在他到县里开会回来了估计也带回来了征召令。

    “老大、老二、你们兄弟四个过来!”

    一回到家满面肃然的吴山就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喊到了家中的堂屋里。在堂屋的正中央挂着一幅在月前从集市上请回的司马地照片在照片下还有一个长生牌位。

    “给我跪下来你们几个告诉我咱们家地地是谁给的!”

    看着眼前跪下来地几个儿子吴大山问道。“爹!咱们的地是从银行借的无息贷款买下的钱虽是银行的可是实际上是主任给的。”

    弄不清爹是怎么了的见爹这般表情吴大峰便开口说道。

    “今天到集上听新闻匣子里说洋鬼子要打西北、逼主任下台洋鬼子要灭咱们的种老大你几个说咱们吴家的男人这时候该咋办!”

    位于马来半岛北部的槟城是马来半岛华人人口最多的城市自从几百年前明末时第一代华人移民到达这里后华人用几百年的时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把槟城这个海边荒无人烟之地建设成的大马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无疑是华人创造的只是他并不属于华人。

    当司马的那句“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随着电波传到槟城的槟城收音机前的人们如同雷动一般尤其是华人学校里的学生们更是陷入一团狂热之中祖国在召唤他们!

    “小妹大哥和二哥下午就要走了弹曲子给我们听听好吗?”

    看着在一旁帮助母亲和姐姐们缝制旗帜的小妹谢子轩轻声开口说道此时的谢家的客厅里带着些许的伤感谢子轩想让小妹弹曲子好让大家的心情轻快一些。

    “嗯!”

    才九岁的谢淑敏听到二哥的话后便从站起身来说到然后走到一旁的钢琴旁边拉下盖着钢琴地布轻抚了一下钢琴。这台钢琴是谢国安送给自己小女儿的生日礼物。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九岁的谢淑敏在华人学校的钢琴比赛里得了亚军作为对女儿的奖励这台钢琴并没有花谢国安多少钱从国内进口的钢琴的音质并不比欧洲货差但是价格却不到欧洲货的三分之一。

    2oo多年来钢琴生产一直由欧美垄断直到西北地产品试验所制造出第一台立式钢琴之前一直如此。正因为如此。当南洋的一位商人在工业品展览中心看到西北公司制造的钢琴后就立即投资与西北合办了钢琴厂生产钢琴因为战争地原因。整个亚洲的钢琴来源全部断绝这位南洋的商人从中看到了钢琴的市场地商机。

    “叮、咚……叮、咚……”

    当谢淑敏的指尖在琴键上跳动地时候清脆而美秒地琴声如流水般倾泻出来优美的钢琴声在屋中盘旋着,谢子轩和家人一起沉醉在这美妙的旋律中,这清澈的声音让秦少峰不禁走到钢琴旁边依钢琴着。享受着这美妙的音乐带来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