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46章 谍入

第46章 谍入

    恰克图这座被西北边防军攻占的第一座俄罗斯城市随着战事的进展这里和买卖城一样变成了西北边防军继库伦之后在北方最大的一个后勤中转基地城市每天都有数百吨甚至更多的物资在恰克图码头装上铁驳船或是被装在那条临时抢修的通往边防空军恰克图前进机场窄轨铁路上的平板小火车。

    之所以修建这条轨重1o公斤、轨宽不过六十厘米的小铁路纯粹就是为了满足进驻在恰克图前进机场的边防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对于炸弹、油料、零配件的需求铁路上的火车头不过是用卡车改造而成罢了。

    两个月以来随着两百多架h-1型重型轰炸机装备了边防空军并进驻恰克图前机机场开始执行对包括上乌金斯克在内的西伯利亚铁路城市的轰炸任务以来轰炸机部队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用以保障轰炸的有效性因而才会有了这条小铁路。

    在位于恰克图周围的三个前进机场内透过机场四周的铁丝网可以看到停在机场中的h-1型轰炸机机、木质的野战修理所、塔楼而更让人们吃惊的是在机场中堆积如山的大量码放整齐的炸弹这些炸弹都是露天存放除了没有按装引信之外堆积的炸弹和庞大的h-1型轰炸机和繁忙地地勤人员们一起构成地恰克图特殊地景观。

    随着h-1型轰炸机的炸弹舱门有关闭。和开着油车的地勤人员撤离了草坪跑道。在地勤地帮助下h-1型轰炸机的两台动机的螺旋桨被转动了起来。随之最新式的48o马力的星型动机出了巨大的轰鸣声伴着动机的轰鸣声数十架h-1型轰炸机先后飞上了天空。

    h-1型轰炸机和f/h-1型战斗机。都是采用x-9型九缸星型航空动机作为动力它地原型是二十年代中晚期的48o马力九缸星型航空动机。最初仿制时受限于技术力量和加工能力按图制造的x-9型动机只不过只有32o马力也就是最初的经-9/32o型动机后来在f/h-1上使用的就是相对成熟可以提供36o马力的x-9/36o型。而h-1轰炸机最初用的不过是4oo型与42o型航空动机。

    随着几个月以来的大规模的生产得益于技术地提高终于在月前。制造出了第一批真正“合格”的可以提供48o马力的48o型x-9型动机。采用了新型“大功率”的48o型动机的h-1可以装载更多的炸弹、更多的燃料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结构再一次被进一步加强。

    “今天是最后一次任务了!完成这一次轰炸就能回家休息半个月了!”

    穿着一身碣色地翻绵羊皮制服、坐在吊带上地温安杰望着机枪舷舱外的碧空在心下自语道看着自己地xh-1oo13号轰炸机机身上的几个补丁温安杰很庆幸这经历了这么多之后xh-1oo1号依然在天空中飞行着。

    这几补丁大都是俄军的“高射炮”的榴霰弹造成的参加过第一次对俄轰炸机的温安杰知道两个月以来随着不断的轰炸俄军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后。也在生着变化从第一架h-1型轰炸机俄军的“高射炮”击落之后那种毫无顾虑的任意轰炸的时期便结束了。

    上乌金斯克作为中俄两军的争夺地也同样执行对俄放血任务的重工区域自然的是边防空军最重要的一个轰炸目标也正因为如此上乌金斯克的防御一天比一天的强大尤其是在大量的援军聚集到上乌金斯克之后。对俄军增援部队的轰炸。可以说为上乌金斯克的对空防御的增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高炮城!”

    这是轰炸机部队对上乌金斯克的形容。尽管两个月以来增援到上乌金斯克的突劂斯坦第二军面对着大规模的轰炸。已经缩水了4o而且新增援的部队也同样在增援途中、军营中被大量杀伤但是对于这些部队人员的杀伤却给彼得留拉得夫将军一个意外的收获。

    随着增援部队的损失彼得留拉得夫被迫将部队进行了整编、缩编而这些部队空置出的5o至762毫米野炮无论是俄制的或是日制的或是法制的都根据彼得留拉得夫的命令被改造成了高射炮用于保护上乌金斯克免遭轰炸。

    现在上乌金斯克大约分布着5o多门隐蔽的用野炮改造的高炮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分布着4oo多个木制的高射炮台和5o多门野炮为了防止火炮被中国军队摧毁这些野炮都是移动布署很难掌握他们的位置那些木制炮台即便是被摧毁之后也可以在几个钟头重新制出对于俄军来说只需要保护宝贵的野炮就行了而这些用野炮改造的高炮则是轰炸机最大的敌人威胁着每一架轰炸上乌金斯克的轰炸机。

    “长官咱们是不是执行完这次任务就能休假了那我能不能休假。”

    望着长官深思的模样左腰机枪手开口问道作为刚刚执行了两次任务的新人显然有些怀疑自己能不能休假。

    按照轰炸机部队的规定每一个机组只需要按成3o次战斗任务就可以到西北休假半个月半个月的休假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有着相当大的诱惑力回到西北。意味着全面的放松紧张的心情。同时还可以见到自己地家人。当然如果家人在西北地地话。

    “小江西咱们1oo13号是一个集体这次任务完了。你当然也能休假检查一下来灭火器一会儿要指不定要用的。”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从吊带上下来后检查着机舱侧壁挂着灭火器的温南杰听到这个新来地左腰机枪手的话后如此回答道同时把固定灭火器的捆绳松下以备接下来不时之需。

    十天前对上乌金斯克的轰炸中一俄军的榴霰弹在1oo13号轰炸机的左腹下方爆炸。原本的左腰机枪手被穿透了机舱地铅制霰弹击中等到只顾得用灭火器给左侧动机灭火的温南杰在灭完火后被铅弹击中大腿动脉的左腰机枪手已经流干了血在机舱的地板上淌满了鲜红的血液。

    直到现在温安杰都觉得机舱中似乎是还带着血腥味不过正因为如此小江西才会补充到1oo13机组成为1oo13的左腰机枪手。

    而此时密集的轰炸机编队已经进入轰炸航向俄军的高射炮突然开火在编队航向前面构成一道道弹幕。同时俄军逐渐修正了炮弹的炸点编队周围竟是炮弹爆炸地深灰色硝烟或淡黑色的硝烟。

    这不是温南杰第一次看到俄军的榴霰弹爆炸的场面。爆烟的不同是因为火炮的不同上乌金斯克的守用改造的高射炮主要是19o2、1897、38式俄、法、日三国地三型野炮因为榴霰弹地装药不同所以才会有导致爆烟的不同。

    看着各色地爆烟温南杰知道伴着每一次爆炸就有数十枚铅丸被炸开如果正好有一架飞机经过他的上方时密集的霰弹就会轻易穿透h-1轰炸机机腹。不过对温南杰知道这些爆烟对于轰炸机群的威胁并不大大。

    对于完全依赖推测瞄准、射击、设定榴霰弹的俄军“高射炮”而言。能够让榴霰弹在编队下方几百米处爆炸就已经非常不错了。除了偶尔几个走运些的会对编队造成威胁的其它的榴散弹即便是击中了飞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就在这时有一颗炮弹在近处爆炸温南杰都感觉到飞机象挨了一大棒似地震了一下不过还在照常飞行惊的温南杰连忙朝动机看去动机仍然在正常运转没有冒黑烟也没冒出什么白烟。

    “机身左侧被弹片打穿方向舵索有一半粗细被打坏了!”

    这时机舱内响起了机尾机枪手的吼声听说只是方向舵索打坏之后温安杰才算安下心来连忙向前重复着后机尾机枪手的话向驾驶舱内的机长汇报到。就在这时密集的轰炸机群已经穿透了俄军这些虽然密集但是威胁并不算大的榴霰弹幕到达了目标的上空h-1型轰炸机的炸弹舱口也缓缓的被打开在炸弹的下方就是上乌金斯克。

    清民相交,新疆正值多事之秋,伊犁武装起义的成功震撼全省。新疆巡抚袁大化因省军军力不敷使用,饬令杨增新招练回军马队五营。杨增新借机网罗了一批回族豪杰之士,将回军马队五营打造成近似于私家军队,并在回队及其所代表的穆斯林政治集团的鼎力支持下,使用灵活的政治手腕,最终夺取新疆都督的宝座,由此拉开了杨增新时代的序幕。

    杨增新上台之初,回队势力得到极大展,迅扩编到十五营以上之规模。增援科阿、招抚缠回、保卫省城、戡定南疆、剿灭会党,回队之用命对于新政权的巩固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后“回队”作为杨增新的一支强悍的“嫡系”军队为稳定新疆、巩固他在新疆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回队为代表的回族集团作为杨增新唯一信赖的势力,成为了民国初年新疆地区主导性的政治力量。回队实力的膨胀,服务于杨增新以土著牵制汉族集团的政治目标进而达到杨增新控制新疆的目标。如此杨增新在政治上施展阴谋诡计外军事上则依靠“回队”支撑新疆完全被扬增新所控。

    一直以来尽管杨增新地这些政策受到汉族政治团体和北方政府地反对。但是在天高皇帝远之下。新疆本地汉人政治团体骨干哥老会在几年之中受到杨增新镇压。其利用“回队”前后捕杀哥老会骨干成员达178人之多以至于在新疆根本无人反对这种政策。

    不过这一切随着数月前西北高调进入迪化而宣告终结。在西北号失事之后按照边防军司令部地命令西北号飞艇艇长时明新在迪化西北商行的协助下利用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