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26章 环境和忧虑

第126章 环境和忧虑

    在后世华北是干旱的代名词提以华北尤其是越过长城的塞北干旱是那里留给世人的唯一印象但这仅仅只是后世的经过长达六十年的毁灭性的开后才会给世人留下这个干旱的印象。

    而在这个时代在草原的训练场上司马曾经看到过战壕挖不到一米就会渗出了水来这个时代的北方的水资源远比后世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于在司马看来西北的那条东洋河甚至于要远比后世的淮河宽阔更不可提更大的洋河了。

    不过即便是在水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在西北无论是工业或是生活用水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展后世的中国经济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生存环境恶劣而直接付出代价就是国民的健康以至于癌症等种种病症居世界第一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因环境恶化致使各种病症尽管从来没有一个官方的权威数据证实这些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恶劣的环境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而这一切正是司马想要尽量避免的。为了避免西北最后像后世的小城那样街道上充斥着各类垃圾而小城根本就是一个被垃圾包围的城市。为此特意建立了可以用严酷来形容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有机垃圾被送到电厂或暖气厂焚烧、煤渣之类的垃圾则被粉碎制砖。

    “我在2o世纪的一十年中晚期的中国用严酷的军事法律作为保障建立了一个二十一世纪新加坡式的公共卫生城市!”

    这或许是司马的骄傲之一尤其是在司马看到一尘不染的人行道和街道时候。当然最为骄傲的要数那些曾经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卫生地民族的外国人来到西北后的惊叹声。

    “这里是全世界最卫生、最整洁、最干净的城市!”

    “对付这些洋鬼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行动去折服他!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些洋鬼子吃不饱饭时住的地方还不如咱们乡里地猪圈。”

    面对着外国人的赞叹声司马如此对身边的人的说道。花园遍布、绿树成荫、以整洁和绿化知名的西北用自己的整洁和卫生回答了那些外国人。

    西北没有因为达的工业变成一个烟雾弥漫的工业城市。以西北市为中心由十余个卫星城组成的西北工业区6o以上地城区绿化面积使得西北更像是一个森林花园城市。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得益于科学的规划长达6o年地西北地区的气象报告为西北的工业布局规划提供了理论保障污染较大的重工业区在风向的作用下不会并不会影响到生活区。

    而且在工业区最初规划时。就建立起了一批利用工业“三废”作为原料地工厂。电厂、炼钢地煤渣、炭渣以及粉煤灰被用于制造空心砖、铁渣被制成水泥。大多数地工业废料在西北被重新利用。这些废料大都被用于西北地城市建设。虽然相比后世这些回收比较原始。但是在这个时代无疑是一种划时代地进步。就像西北地《环境保护法案》和因这个法案而诞生地环境保护署一样。

    “西北市中心地建筑中有三成地都是用孔记砖厂地砖头盖地!”

    仅从这一句话里就能看出位于东洋河畔地孔记砖厂。这个在西北算是几个资历最老地企业地不同凡响。地确。孔记砖场还有很多地地方不同凡响。它是第一个由公司控股地外人参股地企业。后来也是公司售出地第一批企业。

    “环境保护署?”

    在工厂经理办公室地孔明常看这个白色地信封那个像花一样地地环境保护署标志。以及周围地一圈西北环境保护署地字样。看到这个信封孔明常地心里没来由地咯噔一下。最记厂里地砖块销路很差。若是这环保署再上门来找麻烦……

    “环署白信上门----绝无好事!自从那个作为主任办公室下设机构地环境保护署成立之后。在西北地实业圈里头地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在大家伙看来这环署地白信如同白丧一般。只要收到这信。绝对就没有什么好事。就像张家口地成记皮货一样。生生因为乱排污水被罚了一千元。成记地成老板差点没恼吐血。

    心里有些不安的孔明常如求神拜佛般的打开了信封只看了开头的几句话孔明常的脸色立即变的煞白起来。汗水额头上冒了出来眼中同样流露出了一些怒意。

    “停产关闭通知!”

    孔明常没想到自己收到的竟然是封限令停产关闭的通知书怒火瞬间涌上的大脑。

    “司马这是卸磨杀驴!”

    把这个通知书揉成一团后孔明常使劲扔在地上大声的叫骂道而且是目标直指司马。

    西北的高展需要大量的建材而砖块又是其中不可缺的重要建材。而对丰厚的利润让孔家把家当都押在了这个砖厂上尽管西北早先有一百多个砖厂但是孔记砖厂的产量却远过他们占到西北砖瓦产量的三成以上。“孔记”砖瓦同样是西北的名牌。

    不过或许是因为守旧的原因随着用废渣生产的空心砖开始大量取代了粘土实心砖。原本红火的砖瓦厂的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不少的砖厂先后倒闭。作为老企业的“孔记”得益于自身产品的质量虽然有些困难但还是勉强撑了下来。

    可让孔明常没想到的是自己这边苦撑着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改行生产空心砖的时候这环保署竟然一纸通知要关自己的门事先连声招呼都不打。

    他们不知道自己和司马的关系吗?不知道孔家和西北的关系吗?在孔明常看来这无疑是得到司马同意。要不然那帮环保署的人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如此。

    “老王。一会要是环保署的人来了谁他妈地敢闯进来就给我开枪。我去见司马!我到要问问他是不是想要卸磨杀驴!”

    有些怒急的孔明常和看大门的老王交待了一交待好就立即动汽车出厂朝市里赶去。

    “这……这是咋个好!”

    老王头看着远去的轿子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按照孔少爷的吩咐办事。

    在西北这地方了解老王头地人都会对其恭敬有加。原因很简单当初主任初创西北时老王算是主任招开的第一个“工人”虽然只是在那里看着货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尊敬。

    而逢年过节时司马也会让人带着年货给老王送来。而孔明常当初之所以要留老王在砖厂里看大门正是看中了这点虽然难免也有些人情的因素。

    因为是周末的关系孔明常开着车直奔司马的住处正好将正准备出门的司马堵了个正着。

    “给我个理由!”

    一见到司马孔明常把环保署的通知书递了过去然后便直视着司马。来得路上孔明常已经冷静了下来现在的司马不是过去地那个司马少爷。

    “明常兄环保署的通知书上应该说的很清楚!这是为了保护耕地!”

    看了一下被揉地不成样子的的通知书。司马平静的回答着孔明常的质疑。环保署要求在工业区内停止使用、生产粘土砖是司马签字同意的。

    三年来为了满足西北的建设需要洋河边的土地已经上百家砖厂被挖的千疮百孔。曾经开过砖厂地司马当然明白粘土砖对土地的破坏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才会在空心砖的生产已经可以满足工业区建设需要后。同意取消工业区内生产、销售粘土砖。

    “那是我们孔家的地我怎么挖就怎么挖!如果砖厂停产了孔家怎么办?这几年孔家的地几乎全部卖完了!”

    孔明常显然无法接受司马说的理由自己家的地想怎么折腾那是自己的事情。而孔明常更担心的是孔家地未来这三年西北市不断扩大的结果就是孔家庄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孔家庄的庄户人家的早卖给了西北他们也大都变成了工人。他们可以做工人那么孔家呢?

    “明常早在四个月前。我就对你说过可能要禁实心砖还告诉你公司有几个空心砖厂要拍卖出售。结果你怎么做的?你根本没去竞拍。是我没考虑孔家还是你自己担误的!你告诉我!”

    在司马看来孔明常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自己在几个月前已经提前告诉了他结果是他自己担误了一切。现在他倒反过来说自己不顾及孔家的利益实在是可笑至极。

    “司……少爷那个……砖厂要是停产了孔家现在不能做吃山空不是。你看要不然这样你和环保署打个招呼。等到明年再停怎么样。”

    司马地反问让孔明常一时失去了分寸正如司马说地那样是自己当时没留意这事才会落得如此。不过孔家现在离了砖厂就没了进项。

    “明常兄砖厂是一定要停的没有任何商量地余地。咱们西北的好地本身就不多再挖早晚都得到沙漠里头种地。不过为了弥补你们的损失砖厂挖废的土地全部由政府按照水塘价统一收购。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公司这个月有几个新厂要拍卖股权孔家这几年也挣了不少不能把眼光死盯在的砖瓦上。可以换个生意了。要把眼光放远些!”

    尽管对孔明常表现有些气恼。但是司马仍然好言宽慰着。虽然表面上政府收购那些砖厂的挖废的土地是弥补那些砖厂的损失但是实际上却是另外有其它用处。

    按照规划署的刘季元那里的提议。可以利用砖厂的挖废的耕地改建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这个建议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解决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随着西北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增加带来地污水处理问题。

    位于西北市东南部的化学工业区在西北属于重污染工业区尽管这里分布着数家化肥厂以及大量的煤化、石化企业但是这里却见不到这个时代的化学工业区污水横流、恶臭扑鼻的场面。工业区和西北的每个工业区一样处于一片绿色之中郁郁葱葱地树林和草地使得这里更像是个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