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54章 财政

第154章 财政

    “叮当、叮当……”

    伴着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杨天喜骑着自行车回到的所住楼下。尽管现在的杨天喜的那辆靠着公司奖励的购车证低价从工人福利社买到自行车早已不是院子里孩童们追逐的目标做过自行车也不在是那些孩童们炫耀的资本再是自行车价格的一再下降社区里的大多数家庭都有了自行车甚至于社区里还有几位七、八级工都用贷款买了轿车。

    “杨大叔您回来啦!”

    领居从家乡刚娶回来的新妻提着垃圾走出楼道见三楼的杨天喜正在停着自行车忙带着羞赧的打了个招呼。

    “嗯!那个倒垃圾啊!别忘了能烧着的倒绿筒里不能烧的倒黄筒里!”

    正想着事的杨天喜有些失神的和有些羞赧的小媳妇打了个招呼还不忘记和小媳妇交待了两句。

    推开家门时杨天喜的还是忍不住叹了气。

    “哎!”

    一进家看着正忙里忙外收拾着房间的杨李氏杨天喜仍然像过去一样用手指在桌子里摸了一下每个月社区的卫生委员会都会不定期的检查两次看着忙活的媳妇杨天喜衣袋里取出了刚领回来的食品券。

    “孩他娘从这个月起咱们家的食品券给取消了!”

    “哦!没有了。为啥会没有了少?”正拖着地地杨李氏擦了擦额上的汗虽然面色坦然的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仍然有些疑问。

    “为啥少?……他们说是因为老大、老二已经到工科学校上学不在家里吃饭了老三每天中午也是在学校吃饭。而我的收入不符合低收入救济人群。所以就取消了!不过媳妇没事按照咱家现在的收入即便是没有食品券也能维持一家人地生计每个月还不到一百斤土豆的食品券有他没他对咱的日子没啥影响不就是多花一块半吗!现在两天的加班费就比这高。”

    媳妇的问题让杨天喜先是一愣随后把在食品券申领处得到的回答重复了一遍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猛得失去早已习惯的食品券补助仍然让杨天喜有些无法适应不过幸好因为是在战争时期工厂每天都需要加班四个小时光是加班费就足以补足这一块的损失。

    不过在杨天喜的脑子里想到却是在广播、报纸上最近常听到地一个词----政府财政紧张所以要严格实施新制定的食品券放规定任何不符合放规定的家庭都要被取消或减少食品券的放。\

    西北的食品券源自到公司时代对低收入、家庭压力大的工人实行的食品补助。后来随着工业区的扩大当时的工业区管委会鉴于社会地分化严重提出工业区应在沙漠农场的农业丰收和营养不良的民众间架起桥梁。于是管委员会便开始向低收入、家庭压力大的居民提供食品救助而提供的食品补助也非常简单定额的土豆人们更多的时候称食品券是“土豆券”。

    共和六年西北联合议会通过食品券法案使得西北放食品券补贴弱势群体这种形式永久化。根据目前的相关规定在一般情况下食品券申请者如果是一口之家月收入不得高于1元两口之家不得高于2o元。其后每增加一口人收入则增加1o元。

    为了避免食品券使一些人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在西北还特别规定岁至岁食品券申请者必须是就业人员或登记参加过相关地就业培训否则他们无法得到食品券。但对老年人、单亲家庭、退伍军人、军人遗族或残疾人。标准则适当放宽。

    一般情况下。一口之家每月最多可领18斤的食品券两口之家35斤。三口之家56斤四口之家73斤……八口之家156斤。八口以上的家庭每增加一个人口。增加的食品券最多不过16斤同进还搭配有一定数量的番茄酱用于补充维生素以及其它营养。

    尽管食品券补助额并不多但食品券制度使西北地弱势群体许多人避免陷入食品短缺、营养不良地窘境。据西北农业署的统计地食品券受益者是儿童、9为孤寡老人食品券保障了这些低收入家庭1o天的主食来源同时还为沙漠农场地土豆、番茄提供了消费市场。

    但是这一切对政府而言是一个负担尤其是在这个战争时期正因为如此在议会的要求下重新制定了相关食品券放法案并更严格的执行食品券法案以减少政府开支。

    “换句话说!西北政府已经没钱了!”

    穆藕初看着面前的司马说出了一个最不愿意说的事实因为长期的战争、扩军、高额的福利救助支出西北政府的财政局面第一次面临吃紧!

    听到西北政府竟然会没钱司马不禁一愣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而前的穆藕初。

    “没钱?上个月我们的财政收入高达18亿元而且议会还批准行了第五期国防公债第九期政府公债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没钱了!”

    到目前为止按照司马的了解西北军事支出的六成依赖巨额的国防债券和捐赠。尽管政府承担了巨额的基础建设支出但是其对内需的带动效应同样是巨大的巨额的军事定单同样刺激了西北的经济展政府地税收也因而增加几个月前穆藕初还喊着战争再打三年西北的经济规模至少会扩大三倍!现在是怎么了。

    “不是钱花完了。而是……我们的财政负担过重!过五十亿元的债务相当于目前西北地区财政收入的三倍!现在国防公债和政府公债地总行量表面上只有35亿但是你也知道政府的负债并不仅仅只是这表面的35亿还有冶金研究所证券那边的15亿!在表面上看来。西北的的负债仍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实际上沉重的债务已经压的西北几乎快透不过气来按照目前冶金研究所证券每月地增长量等到明年我们的负债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光是利息都足以让我们透不过气来!”

    穆藕初看着司马有些无奈的说道借用冶金研究所证券掩饰政府债务的方法就是眼前的司马明的这种债券的行的确掩饰了西北政府目前负担的巨额债务但是却没有消除政府负担着巨额债务。并承担着巨额利息地事实。

    为了不让公众看到政府为了重整军备而负担着巨额的债务西北政府行了“冶金研究所证券”。而“冶金研究所”实际上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机构它的资本由各主要军火生产厂家也就是由司马昭名下的西北公司和其它的新建私立兵工企业提供。

    西北政府则用这种证券偿付军火购置费用而在西北储备银行和金城银行的担保下这种证券交到军火生产商手中后将不兑现或尽量把兑现期延后利息由政府支付。这就相当于两家银行向政府提供了一笔规模巨大的信贷。从共和六年开始至共和七年。仅不过一年半时间的时间已经行地冶金研究所证券面值达15亿西储券而从行至今实际兑现的只有不到3亿元而且实际兑现的这部分大都是分配给了非西北公司的私立兵工企业。

    “巨额的利息?”

    显然司马没料地所谓地财政紧张竟然是指政府行的高额债券所需要负担地巨额利息为了这场战争司马所采用的经费保障是参考了二战时地德国的成熟经验制定的公开的债券和隐密的证券行保障了西北有足够的资金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尽管代价是边防公署因而控制了整个西北的就控制了银行界的全部信贷权。

    “没错!就是巨额利息!我们行的国防债券的利息虽然是全国最底。但是也高达四厘五至五厘之间!而政府其它各类债券的利息则在五厘至六厘之间我们在美国行的债券因为利息只有六厘不能和英法两国在美国行的十厘债券相比所以行量有限仅只有不足五千万美元在我们的负债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冶金研究所证券的利息最低。但是有三厘四。我们一年光是利息就需要负担15亿!几乎和我们一个月的财政收入相当而且随着三类债券的行。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司马恭喜你在西北取得奇迹般地崛起的同时。现在西北人均负债额是全世界最高的!仅只是利息一项西北五省人均负息就高达近四元!”

    穆藕初在说话用一种似乎无奈的口气说着这些数字。仅仅不到一年半西北政府就从全中国资金最充沛地方政府变成了中国负债最多的地方政府负债总额是中央政府的六倍用负债累累都已经无法形容西北这恐怕也是西北的奇迹之一吧!

    “人均负债全世界最高?人均负息四元!如果换成的人均负债是多少?”

    从穆藕初的话里司马听到了其中的意思。司马在心里想着这个问题。

    战争是个吞金兽不到一年半的战争几乎将西北积蓄的财富消耗一空尽管在表面上西北并没有因为战争的衰败反而因为战争的爆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展军事工业、军需工业以及种种与之相关的轻重工业都在战时体制高展但是这一切的代价是政府负担了巨额的债务而这些债务未来有偿还全部依赖于的政府的税收偿还。

    “湘把西北公司目前掌握的冶金研究所地债券换成不付利息的国库券吧!”

    在沉默了几分钟之后司马开口说到如果需要承担的话由自己承担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拥有西北公司的8o地股份这意味着司马拥有着这个时代的中国最庞大的财富。而且西北公司的非军需工业的民品生产的庞大利润足以支持西北公司保持庞大的利润。

    司马的话让穆藕初一愣目光有些诧异的望着司马。

    “主任……这……”

    然后司马面带笑色地打断了穆藕初的话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这什么这!或是西北完了我的西北公司也完了你知道的。仅只是“浪莎”丝袜一项每个月就给西北公司创造的数千万美元的利润还有高档时装、化妆品、日化品这些高利润商品的利润就足以维持西北公司的运营更何况还有机械、钢铁、汽车军工生产地只占到西北公司的一小部分占公司整体利润则更低再说这现在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偏向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