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弄潮 > 弄潮第198部分阅读

弄潮第198部分阅读

    “人不要太多,水流太快太急,这不是要技术好,而是要体能好,年龄太大和体力不好的不要下去,免得造成无妄的牺牲,有两三个人足够了,我说的是实话,这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你们也应当对自己生命和家庭负责!”赵国栋一边飞快地脱掉长裤和鞋子,一边深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绝对把握,千万不要下水,这对大家都好!实在要下水,注意保护自我!”

    “赵书记,这里有救生衣!”赵国栋在准备跃入水中时,旁边有人叫了起来。

    “不用了,救生衣会减缓速度!”赵国栋舒展身体,一个漂亮的鱼跃扎入水中,“留给他们需要的!另外敢快准备绳索和救生圈到下游去准备接应!”

    就在骆育成和荣盛的目瞪口呆中,赵国栋短短几十秒钟就已经做出决定并完成了准备工作跳入水中。

    当骆育成和荣盛屏住呼吸看着赵国栋终于在十米开外的浑浊水中钻出头来时,两人才发现两人的手已经攥得紧紧的。

    随着赵国栋入水,最终还有三个人对自己泳技和体能有着相当信心的民兵脱下衣物跳下水中,整个堤岸上就像是陷入空旷原野一般死寂,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握紧拳头,瞪大双眼,跟随着往下漂浮的几个身影,随着身影的起伏而呼吸。

    从上游跑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显然是都发现了这一幕,从下游缓慢上来的那辆旅行车似乎也发现了这一情形,停了下来,几个人钻了出来。

    “发生什么事情了?”

    “有两个人从上游被冲了下来,看样子快挺不住了,赵书记他们几个跳下水去救人去了!太危险了,下边就是乌江口啊!”回答的人显得很不耐烦,甩开还欲再问的多嘴饶舌女,径直跟着其他人流往下跑。

    那个多嘴饶舌女一听也是眼睛一亮,似乎是发现了什么精彩题材,连忙跟着人群向下游奔跑,一边问道:“喂,这个赵书记是啥书记?“

    “啥书记?当然是我们西江区委书记啊!没想到赵书记胆子这么大,泳技也这么好!但愿他能成功!”一个年轻的民兵满脸通红的奔跑着,一边有些懊悔地道:“唉,我的游泳技术太差了,要不我也一定要下去!”

    被年轻民兵甩开的女子一听之后,顿时一震,赶紧跑到旅行车驾驶座旁,“张师,张师,快掉头,往下去追,今天咱们要捡一个特大新闻,快,快!”

    旅行车司机也是一个老手了,一个漂亮的倒退,迅速掉头,拉上几个刚刚来得及扛起摄像机的记者重新向下游怒吼着驶去。

    赵国栋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堤岸上的摄像机锁定,此时的他正全副身心的与波浪做着拼搏。

    当他下水时,那一根木梁就超越了他的平行线快速向下漂去,在岸上不觉得,只有下了水,赵国栋才意识到这洪水流速有多快,力量有多大。

    这种状态下只有自由泳才是最适合速度最快的泳姿,赵国栋跃起抬高自己的目光最后一次确定目标大致方向,便扑下水展开双臂顺着水流像下游划去。

    赵国栋知道从自己下水到越秀河汇入乌江江口处不过区区几千米,也就是说也许就是一二十分钟之后自己和那个木梁以及木梁上承载的两条人命就会被冲入乌江,而乌江现在水势正是最凶猛的时候,而再往下几公里就是翠河注入乌江所在,可以说一旦被冲入乌江,也许自己还能只身幸免,但是还想要把这两条人命救出来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而且天色渐黑,真要被卷入乌江,夜色也将把两个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的落难人吞噬,在宽阔已经达千米的乌江江面上你想要在寻找到这两个人的痕迹,无疑是大海捞针了。

    要救人,就只能在这短暂的二三十分钟之内抢在入乌江之前把她们拉上岸。

    赵国栋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游到了木梁旁,果然是两个女性,看样子应该是母女俩,一个大概在三十多岁,一个是十四五岁的女孩。

    当赵国栋扑到近前是,也许是第一次感受到生存的希望,原本高度紧张的神经顿时松懈下来,小女孩手一松,一下子就被大浪吞噬。

    岸边顿时响起一阵惊叫声。

    大吃一惊的赵国栋一个扎猛子潜下水,伸手向两边一捞,右手碰见一个物体,赶紧翻转身踢双手一圈捞住,然后奋力扑出水面,那个女孩已经脸色灰白,被呛得连连咳嗽不止,赵国栋不敢在放松她,只能将她托起放在木梁旁,而她的母亲更是急得连声呼叫不止。

    “抓稳!”赵国栋奋力将女孩送到木梁边,示意对方抱稳,然后转到另一边,开始奋力推着木梁向岸边划动,但是水流起伏波动的力量太大,一个人的力量相当有限,赵国栋已经用尽了最大的努力,木梁流向终于开始向岸边偏移,但是按照这样的速度,弄不好还没有到岸边就会冲过乌江口。

    让赵国栋感到欣慰的是随后跟随自己而来的三个民兵都在两三分钟之后赶到了自己身畔,四个人围住了木梁开始推动木梁向岸边靠近,四个人的推动力明显起到了作用,木梁向岸边靠近的速度大大加快。

    当赵国栋几人终于在距离乌江口不足三百米处被堤岸上抛来的带着绳索的救生圈套住木梁之后,四个参加营救的人都几乎是爬上堤岸的第一时间就瘫软在了地上,短短二十多分钟,就像是抽干了四个人的所有精力,四个人脸色都是一种近乎于晦暗的灰白,胸部如拉动的风箱一般猛烈的起伏,其中有一个人甚至因为用力过度而全身痉挛起来,和那两个也陷入了半昏迷状态的母女俩一起赶紧送往了医院。

    “赵书记,赵书记!”赵国栋几乎是半躺在车座上返回了区委区府大楼,还没有下车,一辆旅行车紧紧地跟在三菱越野车后面追了进来。

    第七十二节 闪光

    赵国栋有些不耐烦地看着从那辆悬挂着安o牌照的旅行车里钻出来的几个男女,尤其是后面那个男的扛着一部摄像机更是让他有些反感,这些家伙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赵国栋没有理睬从旅行车里下来那几个男女,径直走进了大楼上了电梯,后面几个男女都被骆育成几人挡在了大楼外。

    “对不起,几位,请问你们是干什么的?”区府办值班的人出来挡住了还欲往里钻的几个男女。

    “我们是省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我们想要采访一下赵书记。”当先的年轻女记者气势很盛,亮出了自己的记者证。

    “对不起,赵书记现在相当疲倦,恐怕他不能接受你们的采访,如果有什么想要采访的内容,我可以通知我们区委宣传部的同志来配合你们。”骆育成一听是省电视台的,有些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可以帮赵国栋应承下来,但是现在赵国栋的确相当劳累,所以也就来一招缓兵之计,由赵国栋自己来决定是不是接受对方的采访。

    “噢,我们只想采访赵书记本人,请他就他刚才舍己救人的事迹做一个简单专访,事实上我们刚才已经采访了另外几个跟随赵书记一起下水救人的民兵,我们还打算等一会儿去医院采访那一对获救母女。”女记者似乎觉察到了骆育成的犹疑心理,笑着道:“我们省台正需要这样的事迹来弘扬我们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的代表共产党人精神的优秀形象,赵书记刚才的表现我们已经全程摄录下来,所以我们只想耽搁他几分钟时间作一个简单的采访。”

    骆育成听得这么一说,和也有些拿不住的荣盛交换了一下眼色,最后才道:“这样,记者同志,赵书记可能疲劳过度了,我先打电话请示一下,再答复你们。”

    赵国栋刚躺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就接到了骆育成的电话,听得骆育成这么一说他更是烦恼,他根本就不想出名,更不想用这种方式来出名,作为一级领导这样的表现很容易被人视为沽名钓誉,而如果接受了对方的采访很容易就把自己暴露在全省人民面前,这是赵国栋绝不愿意见到的,那会严重的影响到他的私人生活。

    赵国栋很干脆地拒绝了采访要求,不过他还是让骆育成很委婉的回绝对方,名义就是自己太过疲倦,身体不适,需要休息。

    骆育成的解释显然无法让几名记者满意,那名女记者则是不依不饶,要求赵国栋给一个准确时间接受采访,明确表示她必须要见到赵国栋作一次专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尤其是要询问一下赵国栋在那种相当危急的情况下,在沿岸那么多水性好手都不敢下水的情况下,他作为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怎么就能断然做出下水救人的决定?他有没有考虑到过这一下水也许不但无法救到那母女俩,甚至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赵国栋没有理睬那么多,翻两个身便沉沉睡去,管他是那个媒体,他不需要这种方式来替自己增光添彩,也许有些领导觉得这种方式可以获取更多的光环,但是他不需要,连续几天的劳累和刚才的奋力一搏让他觉得真的需要一场睡眠来补充精力了。

    ………………

    文国基副总理的到来让宁法和应东流都感到些许压力,并非只有安原一省在这一场暴雨洗礼中遭受惨痛损失,文副总理这一次出京视察灾情第一站就选择了安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安原遭受的灾情的确相当严重,另一方面也许是安原的经济地位相当重要,这是宁法和应东流的理解。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个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担心,那就是中央对于安原在这场抗击洪水灾害的袭击中组织指挥不太得力,引起了中央的关注,才会使得文副总理首选安原作为视察第一站,这是他们绝不愿意承认和看到的。

    但是安原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除了宁陵之外,唐江、蓝山和宾州也遭受了暴雨洪灾的洗礼,蓝山和宾州情况略略好一点,但是受灾县份超过五个,人数依然超过三十万,而唐江问题也相当严重,截至目前为止,至少有三个县上报了有人员伤亡和失踪情况,预计死亡人数会超过三十人,常务副省长秦浩然已经赶往唐江组织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而宁陵的情况更为严峻,苍化县全县都已经进入了紧急状况,尤其是北部几个乡镇更是完全被洪水吞噬,受灾人数超过十万,而已经统计出来的数据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二十人,而失踪人数更是达到了五十人左右;东江区情况也不容乐观,死亡人数已经达到十人,而失踪人数也超过了二十人;丰亭县和云岭县情况也相当严重,根据报告两县都有三人在洪水中死亡,还有数人失踪,受灾损失超过千万元;其他各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

    文国基副总理对于民生问题相当关注,尤其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是高度重视,无论是宁法还是应东流都能够从与他的谈话中感受到对老百姓安全的痛惜和忧虑,这更增添了两人心中的压力。

    “宁法同志,东流同志,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的洪灾对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仅仅是安原一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目前情势都相当严峻,四省干部群众都在与洪水作斗争,我下一站将赶往湖北,这边就要拜托你们两位了。”

    文副总理满面忧色,喟然道:“我到安原看了看,觉得除了天灾带给我们危难之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一地党政主要官员的组织领导力有关,有些地方领导有方,组织有力,处置得当,情况就相当好,比如说那个宁陵市的西江区,那个年轻的区委书记很有朝气和干劲,面对如此严重的洪涝灾情,提前预警进行转移,没有死一个人,没有失踪一个人,这很难得啊。”

    “……那位年轻的书记还提出面对洪灾带来的巨大损失,应对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灾后恢复生产建设中去,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将经济搞上去,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也很欣赏他的g情,希望下一次我来安原可以看到一个崭新的宁陵……”

    直到文副总理的专机消失在空中,宁法才收回目光与应东流投射过来的目光碰撞了一下,“东流,看来文副总理对于我们安原省的抗洪救灾工作还是给予了一定肯定啊,我们一些地方取得成绩文副总理还是看在眼里的,看样子也是相当满意。”

    “有些地方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些领导思想麻痹大意,工作作风虚浮,反应迟缓,宁书记,我觉得在抗洪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这些取得成绩经验和出现的问题都应该加以调查总结,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应东流面无表情,语气清冷平静。

    宁法眉头不为人觉察的微微一动,随即展颜首肯:“这是必须的,在这次抢险救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必须要严肃查清,该问责要问责,该追究什么样责任就要追究责任,该奖励的也要奖励,但是我们安原洪水之后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灾后恢复生产,这样巨大的损失我们只能也必须要通过发展经济才能把损失夺回来,东流,这方面你要恐怕多琢磨考虑一下。”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宁法和应东流都渐渐摸到了各自思维观点的主脉。

    宁法是邓公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坚定不移奉行者,认为目前一切都需要让位于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认为发展经济和民众增收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搞上去了才谈得上民众增收,也是产业国退民进的支持者。

    应东流则对宁法的观点有一定异议,在他看来经济发展固然是主导,但是也不能偏废,诸如社会保障、环保、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等社会民生事业一样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也能够做到,认为党委政府精力过度向经济发展倾斜有失偏颇,而且也反对国退民进战略走得太远。

    但是宁法并不同意应东流的观点,他认为应东流出发点是好的,设想也是美好的,但是并不符合当前安原乃至整个中国实际情况,认为只有把经济发展起来政府才有能力搞好其他社会民生事业,党委政府不是不想搞好社会民生工程,而是手中欠缺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干好这些事情,所以必须将精力放到集中发展经济上,当然应东流提出的意见也值得深思,有助于在工作中防止过右倾向。

    两个人的观点在省委常委会上已经有过几度交锋,虽然都是谦和有礼的翩翩风度下进行,但是骨子里谁都清楚,两人谁都没有说服谁,但是二人也都清楚两人同样是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把安原建设得更美好,只是在方式手段和步骤上的不一致,所以无论是宁法和应东流都还是保持着相对克制的态度,只是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出现过一些争议,但这都是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态度来达成了默契和妥协。

    政治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这是宁法和应东流都认可的观点。

    第七十三节 一飞冲天

    丰田考斯特缓缓启动驶出机场,此时天空一片湛蓝,万里晴空中炽热的阳光投射在大地上,你很难相信前两天时这里还是一片昏天黑地大雨倾盆,老天爷就是这样随意的戏耍着芸芸众生。

    “东流,这一次我们省损失很大,总书记和总理都和我通了电话,中央估计要有一些政策支持我们省恢复生产,当然这要等到洪水彻底退去,我想我们还是应当抓住这个机遇争取中央的支持,省里边也在配套跟进,力争上几个大项目,我打算和你在合适时候去京里一趟,一方面向中央汇报我们安原的灾后工作情况,求得中央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具体找一找几个部门,比如铁道部、交通部以及农业部、水利部几个部门,把中央的一些意图尽早落实到实处。”

    宁法对于文副总理在提及宁陵市西江区区委书记称面对洪灾造成的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夺回损失这个观点时颇有触动,连一个区委书记都能够想到面对灾情之后解决办法就是恢复生产和加快发展,尤其是后一点更为重要,但是有地市主要领导却丝毫意识不到,完全是那种被动的以事论事,大谈特谈恢复生产的困难,根本意识不到这同样也是一个发展契机,这是他在唐江和宁陵两地感触到的,甚至这种现象在省级领导中也一定程度的存在。

    文副总理作风相当朴实敬业,最厌烦那种虚架子,所以乘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