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葬明 > 葬明第162部分阅读

葬明第162部分阅读

    配合下,将牛金星一家人送往了卢氏县。

    可是当牛金星一行人行至汝阳的时候,此时汝阳早已被刑天军攻克,提前得知消息的肖天健带领麾下诸将,出城接出了老远,迎住了牛金星,将牛金星给接入到了汝阳县城中,并且专门设宴款待了一番牛金星全家。

    看着肖天健如此热情,牛金星的气也就消了,毕竟这次的这件事也怪不得肖天健什么,即便是肖天健这一次不在后面推波助澜,此次他返乡回家恐怕也很难重新立足,对于眼下的官府来说,既然抓住了机会,岂能不将他彻底整垮,俗话说的好,破家县令灭门府尹,当官的不想办法破几家大户,又岂能有机会发大财呢?所以他即便回家也很难再在鲁山县立足了。

    不管怎么说,肖天健都是救了他命的恩主,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肖天健求才若渴,现在投至他的麾下,虽说肖天健现在还没有彰显出可以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却已经表现他的与众不同,晚一天来还不如早一天来,一旦肖天健有朝一日成就大业,那么他牛金星也算是最早从龙之人了。

    想通这一点之后,牛金星心中最后的一点抵触情绪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见到肖天健之后掸了掸衣服之后,纳头便拜口称主公。

    肖天健自然是热情上前,将牛金星搀扶了起来,并且当众宣布,任命牛金星为他的随行参议官,替他参赞军机政务,这个官职在刑天军之中可算是相当不低了,地位相当超然,无论是军务还是民务,都可以插得上嘴,隐然已经算是刑天军之中数得着的人物了。

    对于这个任命,牛金星还是相当满意的,除了肖天健之外,他可以不受制于任何人,只听从肖天健的吩咐既可,刚入刑天军便获得这样的身份地位,让牛金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赶紧再次对肖天健谢恩。

    第九十七章 紧锣密鼓

    当熊文灿就任之后忙的是不可开交的时候,肖天健这边也同样是忙的不亦乐呼,年后一战刑天军新获三县,这三县地盘和原来的永宁卢氏连成一片,使刑天军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之中,便在豫西一带形成了一个南北长近三百余里东西长近四百里的实际控制区。

    向北刑天军更是在伊川县直接威胁到了洛阳的安全,几乎使得洛阳府快成了一块悬于刑天军势力圈内的一块飞地,向东则直逼汝州,随时都可以跃马豫中平原,向南更是威胁到了南阳、汝宁府、光州等州府,对河南官府构成了极大的压迫。

    而且刑天军在攻破汝阳县的时候,在汝阳县城中获取了高达数万石的粮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洛阳福王的东西,缴获器甲也相当多,足够刑天军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了。

    与此同时刑天军还俘获了大批的官军,再加上有不少流民闻风来投,也使得刑天军获取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肖天健不得不稍稍停下来,消化一下这些斩获,重新组建新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扩充战力。

    以肖天健对未来的局势的观察,他没有敢因为眼下暂时的胜利便飘飘然,在牛金星的提醒下,反倒是对情势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自从牛金星投奔肖天健之后,倒是也做到了尽心尽力为刑天军出谋划策,一方面接手了相当一部分有关民务方面的事务,一方面也为肖天健在当地招来了不少不得志的读书人,投效于刑天军之中。

    牛金星在豫西一带还是比较有名气的,通晓民政、天文、地理,同时也相当熟悉孙吴兵法,不说是全才,起码也很有才学,他的投靠对于当地许多读书人的影响都相当大,在明末因为党争的关系,河南士子很难步入仕途,大多数官位都让江南士子所获,以至于北方士子想要出头很难,不少读书人也都看到了这一点,可以说对这样的情况早就是牢马蚤满腹了,再加上乱世之中,许多读书人本身家庭已经破产,别说继续求学以求谋取一个官位,就连养家糊口都已经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一旦有牛金星这样的士子挑头投效像肖天健这样的变民军,也就带动了更多的士子投靠了刑天军。

    更何况肖天健攻破这几个县之后,还俘获了一些低级的官吏,对于这些已经有相当管理地方经验的官吏,肖天健也没有对他们太过苛刻,只是要求他们留任,继续协助刑天军负责处理一些民政之事,这些官吏不管心里面愿不愿意,被逼到这份田地之后,为了保命,也只好委曲求全,在刑天军的监督之下继续留下干活,许多有关民务的处理,在他们手中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更少了相互推诿扯皮之后,行起事情来反倒是比起以前在官府里面做事的效率还提高的不止十倍。

    而当地的豪绅,肖天健也再次听从了牛金星的建议,对他们区别对待,只选择其中势力最大为恶一方严重的一些巨绅抑或是权贵下手,公布他们的罪行,发兵将其剿之,抄没他们的家产没收他们的田地,斩杀罪责深重之人,而对于比较小的士绅,只要是在当地没有大恶之人,刑天军则是从宽对待,并不予以加害抑或是强行盘剥,令牛金星以及那些留任官吏招抚他们,让他们安心下来,如此一来新获之地稳定下来的速度也相当的快。

    此时正值开春季节,新获各县不但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刑天军查没的那些田地分发下去,还要招募流民进行耕作,尽快恢复辖地内的农业生产,赶上春播的季节,尽快的使当地可以恢复自给自足,为下一步的行动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的便是肖天健主领的刑天军建设方面的事情,毕竟他们眼下地盘的扩大,要有更多的兵将进行防御,同时还要应付很可能转瞬即来的官府朝廷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报复,所以短时间之内扩大军事实力,是不二的选择。

    在这方面兵源绝对没有一点问题,各县之中都有大批流离失所的流民,同时还有不少倒戈过来的官兵,这些人之中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来的基本上以青壮为主,对于这些人的安置,牛金星反对肖天健以前的那种安排,他的意见是不能直接这么便宜的将田地分给这些流民们,如果他们想要获得土地的话也可以,那就是先为刑天军做事,积攒下功劳之后,才能授之于土地,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为有人可以很方便的拿到土地,而不愿意当兵,为刑天军卖命。

    肖天健听罢之后认为牛金星所言极是,当即便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改变了以前分配土地的那种办法,规定凡是刑天军查没的土地皆暂时归公,流民如若想拿到土地,就必须先有壮丁入刑天军当兵,其家人暂时可以获得土地的寄养权,一旦当兵的在军中立功,土地才可以正式转入他们家人名下,而且军功越大,所获土地越多,以此来刺激当兵的斗志和士气。

    除此之外,肖天健还命人用金银铜铁四种材料,以不同比例在汝阳县城中招募工匠铸造出了一批勋章,正式推出了刑天军的勋章制度,这种勋章被称作刑天勋章,以功劳大小不同授予兵将不同等级的勋章,以表彰他们的军功。

    凡是拿到勋章的,以后在刑天军辖地之中,便可以受到不同的优待,甚至规定非刑天军系统的官员,见到佩带勋章的兵将的时候,都要自动避让,并且对其行礼,以此来刺激兵将们的荣誉感,提高当兵的地位。

    明朝军纪败坏,其实是有其原因的,许多犯罪之人,都被发配到了军中当兵,以至于使得军队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罪犯,像这样的军队,自然是不可能受到人们的尊敬的,当兵的地位之低,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叫他们丘八都是客气的,谁要是跟当兵的沾亲带故的话,都不好意思在街上跟人家打招呼,指望这样的军队想要建立荣誉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肖天健才会想到了勋章制度,就是想要提高刑天军部众们在辖地中的地位,使辖地民众改变以前那种瞧不起当兵的态度,让当兵的产生出荣誉感,觉得当兵是可以提升他们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而不会像明军那样,基本上被人视作为贼一般。

    当然勋章发放之后,也不是不能收回的,一旦当兵的严重违反军纪的话,便可以剥夺他们的勋章,令其交回勋章,但是只要没有犯错,刑天军的兵卒在以后有朝一日退出军队之后,便可以将勋章带回家永久保存,作为传家之物,持有这种勋章的人,归乡之后还可以按照勋章等级不同,在税收以及任命保长方面,受到优惠。

    这么一来消息一出,在刑天军之中顿时便掀起了热潮,一个个兵将们都摩拳擦掌的卯足了力气,准备未来上阵怎么也要拼命,拿回一个这样的勋章,回去之后好光宗耀祖,练起兵来,自然是更加卖力了起来。

    而勋章制度不过只是个小插曲,在拿下了这三个县之后,肖天健便再一次宣布扩兵,原来的二三四以及教导营,就地扩编,各自一分为二,补充新兵扩编成了八个全新战兵营,从普通兵卒之中拔擢一批精兵充任伍长和什长,作为新营基干,为了保证战斗力,几乎是一个老兵负责带一个新兵,虽说短时间之内,各战兵营战斗力会有所降低,但是用不了多久,这些战兵营便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战斗力上。

    除了战兵营之外,各县各乡也就地开始推行保长制,组建当地的乡兵营,以乡兵营为主构建刑天军辖地内的地方武装,负责保卫地方的职责,以免牵制刑天军核心的主战兵力。

    经过这样的一通忙活,刑天军在豫西的实力迅速的飞涨了起来,单是战兵营便扩编到了八个,兵力直逼一万人,再加上几个暂属辅兵的新营,一旦有事,便可以调动近两万可参战的兵将,除此之外,在刑天军实际控制的五个县,还迅速的以保长制为核心,组建起了十几个乡兵营,这些乡兵营虽然不能拿来进行野战,但是用来守庄守堡却还是可以的。

    但是扩编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刑天军入豫之后,数战皆胜,也缴获了不少的武器,但是盔甲却缴获数量相当有限,使得原来战兵营几乎人人有甲,到现在却只能近半人有甲,使得战兵营的防御能力被削弱了不少,随之而来的也就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了刑天军的战斗力,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刑天军底子还太薄,虽然他们在山西阳城有大型的铁场以及匠作营,但是毕竟产能有限,现有的产能基本上集中在了打造兵器方面,一直以来还无法大规模的打造盔甲,装备军中使用,现有的盔甲也基本上都是靠着缴获所得,想要给所有兵将装备上盔甲,别说是刑天军了,就算是官军也没这样的能力。

    另一个就是武器的问题,四个战兵营原本鸟铳抑或是自生火铳的装备比例都达到了四成左右,教导营甚至达到了五成左右,可是一经扩编之后,八个战兵营的火枪装备比例便下降到了两成左右,使得刑天军的远距离杀伤力大幅降低了不少。

    年后虽然山西老家的匠作营开足了马力生产,并且继续扩大产能,但是顶头顶脑的现在月产自生火铳的数量也无法突破七百支,而且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新造自生火铳的质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发火率甚至还没有年前所造的自生火铳的发火率高,甚至于还出现了正常装填发射时炸膛的事故,逼迫着肖天健不得不派人回山西传令,严查质量下降的原因,在不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得再扩大生产数量。

    二月末洛阳段的黄河河面的冰层开始破裂,河面上因为融冰使得暂时无法徒步通过黄河,向河南转运物资,行船也因为河面上浮冰太多,黄河水猛涨,以至于船只也无法在河面上通行,基本上切断了山西方面对河南方面的物资供应,特别是兵器的供应,肖天健暂时性的只能依靠在本地解决军队装备的问题。

    好在是卢氏县年前已经开始产铁,并且建立起了新的匠作营开始出产兵器,稍稍满足了一部分军队的武器装备,但是也仅限于各种冷兵器的生产,自生火铳因为工匠以及模具尚未到位,还不能进行生产,这么一来忽然间武装起来这么大量的兵马,使得肖天健也颇为头疼。

    所以他只能先紧着八个战兵营进行武装,将手头上好的兵器都装备到战兵营之中,淘汰下来的武器才能武装新营和乡兵营,短时间之内只能这么做了。

    但是装备的问题没有影响到军中的士气,各营在重新组建之后,都开始进入到大练兵的高嘲,以老带新各营都是龙腾虎跃展开了大规模的练兵活动,在比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下,各营兵将们练兵的热情都十分高涨,毫不惜力,几乎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进行操练,再加上一对一的老带新的办法,使得兵阵的行进间转换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基本上完成,使得刑天军的八个营都很快拥有了上阵的能力。

    可是肖天健的好日子也仅限于到此为止,到了三月中旬的时候,各种不利的消息开始纷至沓来,被情报系统派驻到各地的细作纷纷送到了肖天健临时的驻扎地汝阳县大营之中。

    第九十八章 合纵

    肖天健继续本着他用人不疑的做法,将这些情报都交给了牛金星观看,牛金星毕竟是河南本地人士,对于这里的情况比起肖天健要熟悉不少,看罢了这些送来的情报之后,轻轻的捋着下颌的胡须,半晌没有说话。

    肖天健拿起汇总起来的情报又看了一遍之后,微微苦笑道:“看来这个熊督师还真是看得起我肖某人呀!刚刚走马上任便搞得这么风风火火,好像矛头直指咱们刑天军了!似乎不把老子彻底干掉就誓不罢休一般!”

    牛金星点点头道:“这熊文灿眼光还是有的,就任之后一眼便看出了大帅在河南的布局,深知欲平河南各路义军,就必要先平大帅才行!如果是卑职在他的位置上的话,恐怕也会这么安排!”

    肖天健点点头,现在他的刑天军的名号已经不比以前了,他肖天健的名头在河南山西两地可是叫得响当当的名号,谁能不知道他刑天军的厉害,即便是比起李自成和张献忠、罗汝才他们,他肖天健的名号现在也可以说不遑多让,隐藏实力早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说他已经站在了各路义军的前台位置上,想不招人眼也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那么肖天健也就没了以前那种借助其它义军来掩护自己发展的想法,现如今他已经在河南亮出了刑天大旗,那就已经做好了迎接滔天巨浪的准备。

    “好!既然这熊督师如此看得起我肖某人,那么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了!咱们也别幻想着好事都落在咱们头上,既然做到了这一步,还能如何?现在关键的就是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了!

    从细作送回来的各种消息看,这一次熊文灿力主先对我们下手,可以说几乎调用了河南境内可以调动的所有官军,洛阳王绍禹七千,祖大乐祖宽三千,开封陈永福四千兵马,加上南阳的数千兵马,单单是河南就拿出了两万以上的兵力,再加上周边的官军,他们的兵力起码超出了四万人,除此之外陕西那边洪承畴、孙传庭似乎也有意配合这次熊文灿对我们的进剿,抽调了陕西的曹文耀正在移师潼关,似乎也有入潼关对我们后路同时发动进剿的打算,就连山西那边的卢象升,这一次也终于有行动了,调派了许定国和张全昌这两个总兵共计一万多兵力,并分两路一路朝解州,一路在潞安府,想要夹击咱们山西的老家!

    这么看,朝廷真是很给我肖某人面子,这么东拼西凑下来,恐怕要有近十万的兵力用于对付我肖某人了!呵呵!“

    肖天健说的轻松,但是心里面却并不轻松,因为这一次的情况和崇祯九年初在阳城抵御四路官军对刑天军的进剿有很大的不同,河南这边他虽然占据了五个县,但是实际控制时间却只有区区几个月时间,最短的这三个县也不过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虽然有手下一帮人极力的整治,局势还算稳定,但是他却知道,自己在豫西一带根基尚未稳定,兵力方面虽然现如今他麾下有近万可战之兵,但是这八个营加上辎兵营和工兵营,其中近半的兵卒都是新兵,战斗力比不上山西那边的老卒,而且骑兵数量也相当有限,总共不过五百多人,而敌军的数量数倍于他,这一仗打起来,肯定又是夹生饭,能不能打得赢,就连他自己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