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影侯 > 第0590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

第0590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

怎么能说服其他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呢?”

    大丈夫立身于世屈居于别人之下,总是有一些不服的。

    至少很多人会不服气。

    佩服方遇的人也只是佩服他的才智,但是如果他真的做到一些事危及到他们的利益和安全之后,其他人又会怎么想呢?

    好现在锦衣卫这么大的势头,难道其他人没有想法?

    那些大臣真的会允许锦衣卫你喂的壮大,甚至是风方愈的私人力量喂的壮大。

    这些都是不可控的。

    不仅仅对于方愈更是对于朝廷这些都是风险。

    风险也是会带来危险,全盘崩盘的危险。

    大明的体系说他成熟吧,他却有些笨拙,说他笨着吧,但他又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体制了。

    “太祖高皇帝当年反贪的时候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的。”

    这句话似乎很是普通,愈说出他也很简单,像是叙述一个方法而已,语气很平淡。

    平淡到根本不像是一句对话,而只是简单的陈述一个道理,或许这是他现在的状态,方愈又喝了一口茶,那里的茶叶已经没有了,茶水他知道了一个茶叶借鉴一下,那个茶叶才发现茶叶还是苦涩的。

    只是不知道苦涩的味道,为什么会泡出之前那么香的茶?也许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泡茶的人控制着火候与水温。

    这句话对于他很简单,他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只是在连大人的耳朵里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好像有一扇封闭的门,那扇门里没有透气,有人使劲的敲打的那种门使劲的敲打着却丝毫不见到一点缝隙,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帮忙,像是一阵惊雷一样,咋开了那个门。

    “你要学太祖高皇帝,杀人?”

    除了杀人,他实在是想不到方愈说这句话的意思。

    太祖高皇帝当年反贪污的时候确实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毕竟俸禄不高,总要做些什么才能养活一家老小或者说,为了自己的那一点,别人都可以伸手,为什么自己不能伸手?

    明朝永乐年间史料《金靖公集》里的记载说,当时的明朝官员们,风气依然十分淳朴,官场极少有吃喝宴席,算难得有一次,也基本是清水陪客,酒是极少见。京城官员的住所,经常破旧到漏雨。

    御史们外出公干,能骑头驴是土豪。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呢?

    又有多少人甘于清贫?

    太祖高皇帝,所以后来杀了许多人,包括他的驸马爷暗伸手也被他直接斩杀。

    现在愈告诉他太祖高皇帝反贪的时候也有人不听话。

    这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他要杀人。

    “先生错了,杀人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不杀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借用人头也不是不可以。曹丞相当年能借自己的头发安抚百姓与众将士。同样能戒烟梁冠的头,让john是什么安心打仗?如今朝廷要是借几个人的头,能做一番大事业的话,也未尝不可。”

    越是轻描淡写,里面的问题越大,连先生沉默了,或者在他的心目不应该是这样大明朝廷不应该是这样。

    建皇帝朱允领导下的大明朝廷不应该以杀戮为主,太祖高皇帝那个时候的情况不应该出现在现在人人自危,朝廷哪里还会有人安心办事?

    曹丞相能见人头,那是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现在愈想要一句话,把别人的人头拿过来驱使另外的人去做事,这根本不现实,至少在他心目不现实。

    他选择了沉默,毕竟他觉得愈说的有道理,但是却没有办法反驳,总觉得哪里有些问题?自己却又想不通。

    愈是不是一个矛盾的人?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这样做,他们只能安自受着。

    “刚刚我也说了,先生不要担心,今天来只是想跟先生聊聊天,虽然虽然我自己也不确定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为什么非要见您,但是我知道见了您之后,我会有更多的决定,或许这是命运的安排吧!”

    当语也许没有办法去相信命,他也是不信鬼神的,至少在后世之鬼神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去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来到这里,总想折腾一番,他不想死,更不想这样平平凡凡的过一生。

    朝堂的风险他都知晓,自己的父亲那么多年还在边缘之地,做一个教书先生。

    足以证明朝廷的残酷。

    如今时间是这样,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机会。

    他既然已经卷进来了,那索性卷进的更彻底一些,所有的事情按照他的想法来,不能来那死。

    “你确定你不是冲动之下做的决定?朝堂可不会由着你胡来。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的想做,至少要证明这些事情,对朝廷有一对百姓有益。如果做的太差的话,你不怕天怒人怨吗?命可是他们自己的,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你根本没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或者说算是你能杀人,你能杀光所有的人吗?杀戮并不是一件好事,太祖高皇帝,晚年杀戮过重,所以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他贵为天子都没有办法回避这些事情,你难道能够?”

    连大人话流露着对太祖高皇帝的尊敬与尊重,虽然他有些事情也不太认可,不过做了是做了天子之力本该如此,不然那么大的权势又怎么会惹得更多的人追逐?

    “太祖高皇帝曾经有过悔恨受过良心谴责?”

    愈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朱元璋居然还有这样的时候。

    历史书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件事情,或者说人们认为朱元璋本该杀伐果断。

    后期他不断地投入工程,也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考虑好现在愈了解到的,也许是为燕王朱棣铺路的。

    到最后他或许自己都有一些矛盾是把皇位传给燕王朱棣还是传给他的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