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影侯 > 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

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气所在

 工部尚书郑赐这一段时间也非常的忙碌,当他拿到金融皇帝朱允给他的那一份报告之后,一直都在思索该怎样打开这个局面,毕竟想要组建一个国家性的最高指导性机构,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与人员。

    基层的工作人员他并不担心,如今能够成为国家官吏的人很多,甚至是在开展了这么多的学院之后,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所以基层的人员他并不担心,他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占据高位独当一面的人。

    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调查去选拔了。

    所以他的时间占据得很紧,除了在工部审核那些工部掉下来的公以外,其他时间他都在忙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拔。

    皇帝并没有说什么时候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他知道皇帝如今在各个领域都希望能有所突破,所以肯定是希望他越早越好,这也给他增加了很多的压力。

    一天的忙碌总是让他有一些腰酸背痛,不过稍微休息之后会好了。

    对于方愈那个年轻人,他心里是非常的清楚的,至少方与之前提供了很多帮助,如今想要让毕夏组建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它也能够知道里面的重要性,毕竟整个帝国在很多情况下是只需要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的。

    学术的争议其实一直都存在,好如今南方的儒家思潮和北方的孔家所代表的儒家思潮是不一样的。

    在口头打口水仗,而没有做什么其他过分的举动。

    本来是有争议的东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大家各自做出功绩来。

    工部尚书郑赐自然是希望能够实实在在的做事儿了,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思想,所以在工部如今的发展之,他已经出了不少的力,现在皇帝把这个重任交给他,也是希望他能够带领国家走的更强。

    工部还是挑选了不少的人的。

    “大人,刑部那边现在都有些麻木了,如今新政实行,不少的地方官员基本都没有那个觉悟,所以御史台弹劾了不少的官员,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被拔了出来,所以刑部那边对那些官员们进行了一些处理,陛下也有意让他们都认识到自己代政的错误,所以判的都较重。咱们工部那边也有不少的官员。”

    下属前来汇报的时候,也不得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

    “人多吗?”

    “多,有十二人。”

    工部尚书郑赐一听眉头皱了皱,12个人工部现在被抓到把柄的有这么多吗?难真的有这么多,还是说他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工部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影响到工部的正常运作了吗?”

    “这个,,,”他有一些唯唯诺诺,这个时候也不敢大声说话,看着大人的表情似乎不太高兴,所以他越发的紧张了。

    “没有不用管了,现在工部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他们还能被御史弹劾,甚至是证据确凿,也是说根本没有做事,所以不用多想了,咱们现在培养了这么多人,那些年轻人多招些进来让他们去下面多练练手,这些人终归是要成长的。”

    “是。”

    下属有一些尴尬,毕竟还有不少人托他来向尚书大人求个情。

    不过看这个样子求情也没有用,大人根本没有心思管他们,因为这么久了大人还是看很多东西的,再加听说大人如今被陛下从前线紧急调回来,是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大人忙忙碌碌一直都没有抬头看,说不定正在忙这件事,所以他也不好意思再多说了。

    “那属下告退。”

    “下去吧,这一段时间本宫特别的忙,所以你们要盯紧一点,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出现,恐怕陛下那你说不过去了,到时候你们自己去陛下面前解释。”

    “是是。”

    下属擦了擦头的汗,陛下如今微时政,他们可不愿意到陛下面前受,所以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好,不要把这件事情闹到陛下头。

    工部尚书郑赐谈了以后,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各种工业技术的突破,甚至是在前线紧盯着那些工程,竟让工部下面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是不是该给陛下说说,把自己这个工部尚书辞了。

    工部尚书郑赐心里这样想到,毕竟在这个位置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去干技术。

    其实这么久以来,朝廷官员有不少都知道自己不再是之前那个靠几篇章能够让司赏识,然后委以重任的人了,因为现在有更多的人从学院里出来做的事情他们要更好,虽然刚开始有些稚嫩,但不久之后他们能够完全取代自己,甚至是自己做得更好。

    所以大家心里都有些紧张,再加朝廷的各种高压政策,对于官员来说,他们不得不努力的去做好更多的事情,否则的话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头的乌纱帽。

    自己的事情再复杂,能复杂得过百姓的事情吗?

    自己有着官员的俸禄,难道会百姓的生活差吗?所以这一切都回到最原始的状态时候,那些人都不得不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否则的话,朝廷完全追究的话,他们是要倒霉的。

    当然工部尚书郑赐的这件事情只是一个缩影,其他各个主要部门的官员们如今都发现了,他们手下有不少人被弹劾,被流放,被贬官,总之所有的事情都在这一段时间发生。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其它的政敌在对他们做动作,后来才发现证据确凿,每一个被处罚的人都有相关的罪名,而且证据都能够摆在他们面前,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也许陛下早想这样做了,毕竟有一些人这个时候懈怠了也是正常的。

    但是在陛下面前所有的官员懈怠了,是不正常的。

    那必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