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241章:分组

第241章:分组

人,一个是甲组的马辛,一个是乙组的段学。两个人一个是高中老师,一个是大学讲师。

    总之他们平日里都算是同行里面的佼佼者,所以平日里总有一股子傲气。尤其是在教育界,他们终究是有自己的凭借,让人尊敬他们三分。

    坐下等了大概也就五分钟左右,王老和卢老两位带着文件坐下。

    王老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然后说道:“我相信大家都清楚啊,这次咱们要进行三个分组,第一组是马辛老师带队,你是甲组组长,你们的是1号方案。”

    “马老师,你的一号方案是进行分类讲学,将知识点分门别类,区分清楚,然后通过各种的顺口溜归纳总结起来,让孩子们用本质来看问题,对吧?”

    “对,我觉得考试的本质就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最关键的就是他对于考试的本质认识。”

    王老没说什么,他看着第二个段学。

    “段老师,你是大学讲师,在基础教学方面,你并没有马辛的教育经验多,但是你提到的是因材施教,采用国外的那种方式来教孩子,更加注意素质教育。”

    “是,我主要提倡的就是让孩子们告别这种不断的完成一件事,我想要的是他们能面临任何事,而且能用学到的技能生存下来。

    段学笑道:“没错,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实践的话,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论断,我觉得学生要从实践出发,考试和考题都要贴合现实。”

    “嗯……也是一个想法。那么李默通知,你的教育改革方案是题海,题集,重点分类,详细化各种接替思路?”

    “没错,我的方案就是对于我们的考试重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让我的学生不断的做卷子,然后我给他将。他们再继续做卷子,我再讲。总之,让他们彻底的记住每一个类型的解题思路,然后讲解得分点。这是我对于改革的看法。”

    “嗯!看来都有一些看法,也都有点儿墨水,我问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自己来解释,自己的教育思路,现在的情况是只有李默同志的小组是需要新教材的。而我们已经在奉省将你们的河间题集和河间自考都带来了,这个就算是你们的教材。”

    “我要说一下,这次我们分甲乙丙三组,每一个组我们只给十六名学生,这十六名学生的成绩相类似,而且学习能力也差不多,你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孩子在半个月内进行学习培训,然后我们进行随机小考,然后得出评判和结论。而决胜出来的小组将会成为我们接下来的主要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李默和马辛老师都选择了数理化作为重中之重。而段学老师希望选择政治一门。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段时间里面还希望大家都能全力以赴,因为胜者,是有巨大的利润的。”

    “王老,我有一个问题。”马辛很不爽的举起手。

    王老点头说道:“有问题就踢别等掉链子之后再说。”

    “是这样的,我们三组的分组,我总局的有些儿戏了。”

    “这李默再厉害,也就是个学生,他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这些老师一起进行教育改革。而且光做卷子能让学生得到什么?难道分数是评定的唯一标准么?如果都是这样的标准的话,那么我们的学生是不是有些太惨了呢?您想想!”

    “他们只能靠做卷子,然后不断的做题?!这是学习方法么?”

    “马老师,李默同志说的是一个大体方向。”

    马辛摆摆手说道:“总之这个计划,听起来我就觉得不靠谱,我还是保留我个人的意见,我认为,学习不能这样的机械化。而且李默的经验我表示存疑。我当然认可孰能生巧,但还是要把主要的目标在分类上,通过简单易懂的顺口溜在解决我的教学。我要生动一些,而且让学生们能把课上的更生动。”

    王老叹气道:“你说的我能理解一些,但是你也要考虑一下!我们现在更加缺少的是成绩,如果都没有成绩,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呢?所以方案要多一些!”

    “那好吧,我没有什么意见了。不过我觉得李默他来不来的,没有什么必要,因为他的计划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

    李默叹了口气,他低声说道:“看来大家看不上我?没关系,我们接下来用成绩说话。”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就直言了,既然李默这么仔细你的话,那么平均成绩最低的应该给他。这样才能证明他的实力,而如果他们的计划正确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应该有巨大的提升不是么?”

    “好啊,本来孩子们的平均分其实差的不太大,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分配班级了。大家都班级都是在学校里面,这毕竟是一个秘密的对比试验,所以我还想我们的试验过程能够保密。好吧?”

    会议室里面的人没有什么人反对,所以计划就这么定了。

    李默带着的学生是平均分相对最低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学习成绩不算是特别好,而且他们相对也稍微难管一些。

    其实老师教学,绝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学生的自律性。

    如果学生不好好的学习的话,那么老师再努力也没有什么……

    看到李默领了自己的学生名单,马辛看着李默冷冷的笑着说道:“李老师,我们考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