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万界试炼系统 > 第47章 灭匈奴

第47章 灭匈奴

正好适合对火铳队的实战检验。”

    得知嬴政对匈奴、东胡、月氏,三个部族的作战命令内容后,墨辰合计着自语。

    火铳队,顾名思义,是手持火铳作战的部队。

    而火铳,也是墨辰根据后世的记忆,联合秦统一六国后,在华夏大地招募到的大量能工巧匠,一同仿制出来的初代火枪。

    在研发火铳的过程中,最让墨辰意外的是墨家学派成员的加入,以及给他提出的许多科学的建议。

    甚至于,因为有了大批的墨家学派人员加入到兵工坊,使得墨辰到了最后都不需要怎么动手了。这些墨家派系的人,基本上各个都是动手能力超强的机械师。

    有了这些人,再加上墨辰在后世对相关武器的所见所闻作为指导。

    火枪的原型,最初代的火铳,很快就被他们给捣鼓了出来。

    第一个火铳,原理非常简单,由墨辰亲自监督动手制造完成。

    选择一截空心竹子,把一头赌死,往里面填装一定当量的火药,并用东西把火药压实。

    做完这些,再往里面加入一颗小石子,最后在竹子堵实的那头,用预留的引线孔,把火药点燃。

    火药在竹子里膨胀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会在瞬间推着石子往没有被堵住的一端释放移动。

    最终,石子被从空心竹管中快速的发射出去,并对前方目标造成了一定的杀伤效果。

    受到这个简单的模型原理启发,来自于墨家的一众机械师们,没用多久,便用铜管和铁管,制成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铳。

    接着,墨辰对后世成熟的火枪特点不断回忆,以此来指导墨家派系的人员不断对初代火铳进行改进。

    经过数个月,数十次的改良后,现在的火铳,已经加入了扳机、火绳、准星、照门、枪托把手等装置。

    这使得火铳除了在子弹和弹道内部密封方面,因为受限于现在的工艺水平无法制造之外,其它的许多部分,都与后世的火枪非常接近了。

    除了单兵手持的火铳,墨辰还和墨家派系的成员一起,发明了碗口般粗细的大火铳,这种火铳,墨辰为其命名为小钢炮。

    小钢炮,因为铜管比较粗,也比较长,足有两米多,所以在射程上,要比单兵火铳远不少。

    除了小钢炮,墨辰还和墨家派系的成员一起,发明制造了口径足有水桶大的火龙炮—1号。

    之所以被叫做火龙炮—1号,是因为这种超级口径的火铳,是墨辰在原火龙炮的设计基础上,改造而成用于代替原车载火龙炮的改良型号。

    这种超级火铳,被制造出来后,和火龙炮一样,专门用四轮车承载,用于战争中的重火力覆盖打击。

    除了这些火铳和火炮的改良制造,原本只能承载单人的滑翔翼也被这些墨家派系成员进行了改良升级。

    改良升级后的滑翔翼,看起来更像是初代的固定翼飞机,只是因为没有便携式的发动机来驱使其移动,使得这种改良滑翔翼飞机,依旧还只能采用原始的人力做功作为初始时的动力。

    这种改良的滑翔翼飞机的最大特点是,一架飞机可以同时承载两个人,并且做到了一人即可控制飞机,另一人可以在空中进行其它诸如丢炸弹、用弩弓射击等动作。

    同时,改良的滑翔翼飞机因为体型变大,使得它比单人滑翔翼飞机,可以多承载至少四五倍面积的物体。

    这种改良,无疑增加了其载弹量。

    有了这些新式装备的加入,八十万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直接跨过北部边疆的边境线,横扫三个部族的联盟军队。

    游牧部族的五十万盟军,多为草原骑兵,这些骑兵,兵强马壮,不可谓不强。

    只是悲剧的是,他们这次遇上的是装备有大量火药武器的秦国军队。

    再强壮的草原骏马,初次碰到雷暴弹等大当量黑火药的惊人爆炸声,也会使得这些马匹瞬间受到惊吓,乱作一团。

    而在三个部族的骑兵乱做一团的时候,数万人的火铳部队开始发挥作用。他们采用数排分次射击的打法,第一排的人打完了装填弹药,第二排的人立即接上。

    与此同时,秦军著名的弩弓兵也没闲着,各种绑着条状炸药包的弩箭被无差别的射向了对方的骑兵阵地。

    至于剩下的火龙炮、小钢炮、投石车等,更是一刻没有停歇的装填着弹药,不断的往骑兵群里招呼。

    就在这种近乎狂轰乱炸的打法下,五十万草原骑兵,第一天和秦国的军队接触就被打的溃不成军了。

    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王翦率领秦国的军队在匈奴、东胡、月氏,三个部族的领地上长驱直入,一鼓作气分别俘虏了三个部族的首领。

    然而,就在王翦派人写书信,向咸阳传了战争胜利的战报后,他等到的并不是期待的就此班师回朝的命令。

    而是嬴政那透露着浓浓锐利肃杀气机的简单几行字:

    “斩根北部蛮夷,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