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四百一十章 换班

第四百一十章 换班

地操控着辅助发动机,将对接舱对准空间站的对接交通舱。

    一旁的何振,则表情严肃地盯着数据,以及显示器上的对接三维立体模拟图层,如果对接失败,他要及时补救,将飞船和空间站快速分开。

    空间站和飞船上的各种监控设备,时刻监控着两者的数据,确保不会出现最坏的情况。

    在调整好飞船和空间站的方位后,聂长风果断启动对接。

    有惊无险,飞船的对接舱和空间站的对接舱,稳稳的连接在一起。

    随即两个对接舱的扣爪自动扣住彼此,四根连接杆从空间站的对接舱伸出,插入飞船的对接舱中,自动卡锁系统将连接杆锁定。

    “天宫,天宫,这里是神舟,已完成对接。”

    “收到,现在进行气密性测试。”

    安全对接后,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了,还需要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对接部位不会漏气。

    经过半个小时的气密性测试,对接部位没有出现漏气现象。

    “神舟,神舟,这里是天宫,气密性测试通过,准许作业。”

    “收到。”

    驻站宇航员黄胜天,穿着宇航服打开了对接舱的两道气密闸门,来到神舟9号的对接舱。

    对接舱里面塞满了各种物资,他将补给的食物和燃料,先搬运到空间站的仓库里面。

    然后是各种实验器材、空间站新舱室的零配件,这一次运送上来的物资中,有两个三个新的太空舱。

    这些太空舱的零配件,需要宇航员自己动手组装起来,这也是第一次尝试在外太空拼装太空舱。

    以前的太空舱,都是从地面整体组装好,发射到轨道上的。

    整体发射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在太空拼接,减少了很多麻烦;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整体发射的体积臃肿,不利于载荷比的提升。

    采用零件拼装,可以有效降低飞船的体积。

    这一次只是一个尝试,看看模块化设计的太空舱,在太空组装的情况,是否存在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当黄胜天搬出一条通道后,聂长风、何振终于可以从驾驶舱中,进入空间站了。

    有了两个生力军的加入,很快众人就将东西搬运到空间站内。

    四名宇航员开始交接,聂长风、何振将接替黄胜天、陈作文,成为驻站宇航员。

    在空间站驻守了302天的黄胜天、陈作文,则准备搭乘神舟9号驾驶舱,返回阔别已久的地面。

    空间站和神舟飞船对接后的第三天,地面总控制中心终于发来指令,允许神舟飞船返回蓝星地面。

    驾驶舱和辅助舱,就是这一次返回地面的部分,剩下的对接舱、物资舱和芯二级,会留在空间站这边。

    在对接舱内,聂长风、何振、黄胜天、陈作文四人相互敬礼后,聂长风开口说道:“保重,祝你们顺利返回,圆满完成任务。”

    “你们也一样,我们东风航天城再见。”黄胜天拍了拍对方肩膀。

    对接舱的气密闸门缓缓关闭。

    半个小时后,神舟飞船脱离天宫空间站,开始做绕轨机动,向大气层匀速逼近。

    和芯一级的着陆方式一样,神舟飞船也是垂直降落的。

    由于大量富余燃料的神舟飞船,可以在35公里的高度,开始匀速反推降落,一点点向地面的着陆场降落下去。

    当着陆缓冲支架展开的那一瞬间,地面总控制中心和空间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