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权倾南北 > 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

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

他几年的时间,保不齐北周军队真的能够和汉军来一场面对面、排排坐,大家一轮一轮放枪的战斗。

    这也是为什么事后想一想,李荩忱觉得宇文宪也是挺倒霉的,而相对应,自己就很幸运。

    不过皇帝陛下一向脸皮很厚,朕受命于天,乃是天命之子,幸运不是应该的嘛?至于宇文宪,这个时代的他已经远比历史上那个任人宰割的家伙来的幸运了好吧,至少过了过皇帝的瘾,哪怕李荩忱也清楚,宇文宪的这个皇帝当得也不怎么舒坦,讲道理这家伙本身就是一个率军征战的主儿,让他去内外制衡、统筹兼顾还得应对外面虎视眈眈的强敌,也是难为他了。

    但是这也是宇文宪自己做出的选择。

    话说回来,即使是北周也已经开始仿造火器,之前就已经和大汉有所接触的慕容世伏不可能不注意到汉军手中的这个撒手锏。更何况就算是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后来汉军凭借着火器在中原一路横推、在武威也是坚守如磐石,李荩忱不相信慕容世伏就真的对火器一点儿好奇心和贪婪心都没有。

    对于火器的外传,李荩忱并不惋惜。

    他记得前世曾经看过一本书,文明的存亡,离不开枪炮、病菌和钢铁。

    火器既然诞生,就是为了杀戮而生、就是为了文明之间的相互攻伐以至于最后的融合而生。

    能够藏着掖着、扩大自己这边的优势固然是好处,但是藏不住了也就藏不住了。

    大汉军队如果只是把一切都寄托在火器身上,那就真的废了。

    李荩忱期待着对手也拥有火器之后反过来逼迫着大汉军事工业甚至是整个大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有的时候,李荩忱也不得不承认,因为有太多因陈守旧的人,所以外界的压力要比自家的高瞻远瞩和命令来得方便。

    敌人打上门来了,由不得你们不发展工业以提高综合国力。

    这一次北伐和西北之战亦是如此,大汉正是爆发出了有目共睹的强大运输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才让很多质疑于陛下把过多钱财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上的人乖乖闭嘴。

    没有这些,现在的大汉可能正在被吊着打。

    至于现在吐谷浑军队的手中并没有掌握火器,应该还是因为在某些技术上有瓶颈。

    这也很正常,大汉的火器是李荩忱亲眼看着、就差手把手亲自指导才打造出来的,个中机理之类的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摸透的?更何况汉军火器多来自于南方工厂,从打造用的金属和发射的火药到冶炼的器具,甚至于促成如此温度的木材原料等等,自然都和西北大漠有天壤之别,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当初的北周,在得到火器之后的第一时间,自然就是拆解了之后照葫芦画瓢,自然尽可能地要去和汉军的火器所用材料、所烧制之造型之类的保持一致,可是这一切的研究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在此之前,南方冶炼之风就要胜过河西等地,倒是西域对于金银冶炼颇有心得。